7月9-10日,第五届人类文明与世界文化国际学术论坛在东北大学召开。
本次学术论坛由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东北大学主办,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会承办。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章瑞,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辽宁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李显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程恩富,东北大学党委书记郭海出席会议并致辞。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鹏及部分专家学者分别主持会议。
郭海在致辞中指出,以“人类文明与世界文化”为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巩固文化主体性,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东北大学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重视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和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工作成效。他强调,学校将主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既借鉴吸收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也积极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和中国教育之治,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贡献。
程恩富指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展开,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技术日益深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发了需要回应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他表示,数智技术革命是当下社会需要重视的新课题,数智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活动形式,引起了人机关系从协助到合作的跨越式发展,这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机遇,也是人类文明面临的挑战。因此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给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人的生存境遇带来的深刻影响。他强调,在数字技术革命快速发展的当下,技术合作的内在要求正在推动人类社会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发展,数字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李显通指出,来自海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新等重要议题,为深化文明对话、促进文化共融注入新的动力。他表示,高校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承担重要使命。辽宁省教育厅支持以东北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和教学研究机构,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高度,紧扣时代主题,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探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方式途径。他希望,与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入探讨人类文明与世界文化交融共通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章瑞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要更加坚定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以文明的交流与互鉴超越文明的对立与冲突。他强调,要重视民族文明的传承与创新,深入挖掘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推动不同文明的互鉴融合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借助本次国际学术论坛,充分交流,在思想碰撞中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迪。
论坛分为大会开幕式、大会主题报告、期刊编辑对话、分论坛、大会闭幕式等五个主要环节。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越共中央党校)、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澳大利亚纽斯卡尔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世界马克思主义评论》《社会科学辑刊》《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学与研究》《世界政治经济学评论》《政治经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报刊的1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聚焦“数智革命与文化发展”“人工智能与文明的交流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数智时代与文明的发展传播”“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等主题,交流独到见解、激发思想共鸣。
本次学术论坛下设四场平行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本国文明、文化与人工智能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文化软实力与文明交流互鉴”“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未来”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本次学术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就人类文明与世界文化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充分讨论,涌现出诸多创新性思想观点,对于推动数智时代的文化发展与文明交流互鉴,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深刻理论与现实意义。